两代人的石油情愫
作者:梅子
时间:10月8日 打开新窗口浏览本页 浏览:2229 文章ID:996

    小时候我总听父亲讲起江苏油田会战的故事。那是1975年,父亲和许多的老石油前辈从山东胜利油田一起来到江苏油田会战。那时在邵伯成立了会战指挥总部。条件非常的艰苦,住的是芦苇棚,天天吃的是地瓜煮稀饭,粉条 。以至于父亲到现在都不吃粉条,地瓜。那真的是吃够了。

    父亲是湖北人,每顿饭辣椒更是少不了的。可是来到会战区江苏油田,这江苏人炒菜都是放糖。 入乡随俗嘛!父亲想吃辣椒了,就和几个湖北老乡在打井的附近老乡地里,种上几棵小辣椒。 一来在偏僻的外地打井不想家, 二来可以解解自己的思乡之情。

    1984年父亲相应党的号召把我们一家人从湖北老家迁家来到了江苏油田-------洪泽农场。父亲这下可以好好安心的工作了,再也不用担心在老家的妈妈和三个孩子啦! 那时父亲一直在“6029井”队上班,父亲是井队上的指导员。忙工作,忙学习。即使父亲把我们迁到了江苏洪泽农场,我也是一年看不到父亲两回。

    慢慢的我们很快的长大了。到了报考石油技校的填自愿的时候,我也想和父亲一样到井队最前线去,看看父亲待过的井队和亲手摸摸那轰隆隆的钻塔。我填写了自愿《内燃机专业》,那正是父亲工作时所学的专业。为此父亲还坚决的反对,到不是父亲不让我干他的石油老本行。父亲说:“你是个女孩子,井队到处打井。上厕所不方便。”就是这样我和许多的石油后代一样,报考了《石油钻采专业》,成为前线一名光荣的采油姑娘。

    拿到技校采油专业通知书的那一日,父亲买了一瓶好酒。开心的喝了好几盅。并一再叮嘱我,要好好的工作。“工作不要怕吃苦,吃苦是福”。

    如今的我是一名前线高级注水泵工。在前线一待近二十个春秋。前线简单而单调的生活让人成为一种习惯。每当生活遇到坎坷时,想想父亲的话语,不觉浑身都充满了劲。没有过不去的坎。

    父亲也一年一年的再变老,父亲的头发已经花白。但是父亲还时常给我讲起他打的“第一口井----真六井”的故事。有时也带着我的儿子一起,来到真武热水三站,看看那里的纪念碑。看看那一个个低头上上下下的铁疙瘩。那是橘黄色的抽油机,也是父亲一辈子值得骄傲的真六井站。

    看巍巍钻塔灯火通明,海外项目捷报飞来。弟弟满怀豪情地从沙特阿拉伯凯旋了……父亲你可以放心了,我们三个姊妹都没有辜负您的期望。在石油的最前线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。

    斗转星移,在江苏油田喜迎四十华诞的日子里,我们真心的祝愿江苏油田的明天会更加的辉煌,产量蒸蒸日上。


 


文章出处:梅子的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