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漠上的两棵树
作者:邵伯湖的小鱼
时间:10月29日 打开新窗口浏览本页 浏览:2219 文章ID:838

    但凡去过新疆的人,都知道新疆那具有典型性的两棵树,一棵是红柳,一棵是胡杨,都是在大漠中用平凡的生命抒写着个性历史的代表。

    胡杨在新疆的沙漠戈壁里非常的平常,不高的身材,生长在贫脊的沙土地上,任四季的风沙,任持久的干旱,任烈日的炎热,在地上既不显山,不露水,细细的,柔柔的,又在抗争着,搏斗着,自信的生长着;在地下,发达的根系,连接着地下水,疯狂的吸收着,据说最深的能达到30米。

    在新疆油区的石油工人,就跟红柳一样平常、一样普通、一样顽强。没有去过新疆的人,是不知道新疆的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在怎样的一种状态,就像生活在水乡的人,怎么也难以想象他们在大漠中抗洪的样子。在大漠深处的井队,我见到了一位在新疆工作近十年的钻井工人,他的言语不多,交谈中更不会有什么俏皮话,听着他从容的讲述着山洪泥石流裹携着大石头奔袭而来的情景,眼前他那消瘦的脸庞,坚毅的眼神,让人看到是一种自信、一种坚忍、一种无畏,就像是平凡而又坚定的红柳,在大漠恶劣环境抗争中,所体现出来的精神。

    而胡杨,由于它有着“生而不死一千年,死而不倒一千年,倒而不朽一千年,三千年的胡杨,一亿年的历史”的传说,给它赋予了一种浪漫英雄主义的色彩。摸透人们心理的商人,更是开辟了以它作为主题的胡杨林公园,打出了“塔里木盆地——世界最后一片胡杨林”的广告,诱惑着人们前去朝拜这位“全世界沙漠中惟一的乔木”。

    有人把胡杨称之为“沙漠的脊梁”,而钻塔则是石油工人“心中的脊梁”的象征,胡杨的品质就像石油工人的精神信念一样。石油工人听从国家的指挥,哪里有需要钻塔就要树到哪里,钻塔树到哪儿家就安在哪儿。有一位钻工朋友跟我说,由于在各井队间奔波,而井队间互少都间隔数百公里,有时夜晚坐车在沙漠中奔驰,只要看到钻塔,心里就不会慌了。因为都知道这样一些故事,若干年前曾有一位铲车司机夜晚搬家时,从老井场到新井场的过程中,看不见钻塔,在戈壁上迷路了,又由于是冬天,等到大家第二天找到时,人早被冻僵了。

    我曾被这两棵树迷惑,为什么有胡杨的地方就会有红柳,正如西北白桦林的旁边总有松树。它们两个就像夫妻一样,柔弱的红柳像妻子,高大的胡杨像丈夫,虽然在西北的天地间,显得那样的渺小,与我们人类相比,却是何等的相似——生命的过程,就是携手抗争和奋斗的旅途。
 


文章出处:邵伯湖的小鱼的博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