悼祖母
作者:涅槃
时间:4月4日 打开新窗口浏览本页 浏览:12913 文章ID:385

  今年忽冷忽热的春天,让人感到很不舒服,尤其临近清明的这几天总是阴雨绵绵,阴冷的寒气将我周身的每个细胞无限制的压缩,仿佛要把我的神经聚成一把利剑,去穿破那冰封的记忆。每当翻开那本珍藏的相册,立刻就能从祖母慈祥的眼中,找到略带苦涩的童年时代。我和祖母虽然只相处了短短不到十年的时光,但祖母的仁慈善良的品德几乎影响了我的一生。

  当年父母远在大西北的玉门油田,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,无暇照顾我们,我刚满周岁,就和姐姐、三弟一同被送到家乡祖母的身边。在我幼年时期,由于祖父定期有可观的收入或者食品、服装从国外寄回来,加上父母每月也有资助贴补,生活虽不富足,但也衣食无忧,在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,我每天都能吃到奶粉、麦片饼干等别人想都不敢想的奢侈品。

  可到我七岁哪年,一场空前的浩劫打破了我美好的生活,“文革”的爆发,阻断了祖母与祖父的通讯,同时也切断家中重要的经济来源。天有不测风云,恰恰在那一年,大姑和姑父先后离开了人世,留下两双子女无人照顾,两个表哥和两个表姐被迫从澄海前来揭阳投靠祖母。

  尽管父母每月把近百分之八十的收入寄回家乡,可一家九口人的生活依然是捉襟见肘。家境一下子从天堂跌落到地狱。一开始还能在白米饭里放入几个红薯,下饭的菜也变得格外清淡,几十天都闻不到肉腥味。我是长孙,又是祖母眼中的宝贝疙瘩,自然也比较特殊,祖母总是把碗里的大块的红薯挑出来,遇到有荤菜时,也总是悄悄的在碗底多藏几片肉。老人家总是最后才吃,碗里剩下的几乎全是红薯,仅有零星几点饭粒点缀。到后来,家境更加清苦,天天都是红薯稀饭就咸菜,米汤清得可以照见人。家中虽穷,可遇到亲戚、邻居们来家里赊米借钱,祖母总是尽最大力量给予他们帮助,并教育我们,对人要宽容,对己要严格,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更要有爱心。

  艰苦的生活并没有压垮祖母,她身体很单薄,却很坚强乐观,每天拖着年迈多病的身体,独自在风雨中耕种,星月下织补,用勤劳的双手支撑起维艰的家业。繁重的体力劳动,加上长期营养不良,祖母的胃病和关节炎越来越严重,为了省钱,祖母更舍不得去医院抓药。我清楚的记得,祖母常常用手顶着腹部,大口大口喘着粗气,忍着疼痛下地插秧。

  看到祖母饱受病痛折磨,那时候我就盼着自己快点长大,当个医生,把祖母的病治好。七十年代初,祖母身体更差了,父亲工作环境也有所改善,为了减轻老人的负担,我和姐姐随父母回到了油田,分别时我和祖母抱头痛哭,我是被父亲强抱上车的。初中毕业那年,操劳过度的祖母,终因积劳成疾,不治而终,让我感动是祖母临终前还一直喊着我的乳名。

  听父母讲,祖母本来能随祖父一同前去海外谋生,当时因曾祖母年事已高,小姑姑岁数又小,祖父独自漂泊海外,留下祖母侍奉长辈,抚养子女孙儿,没想到这一留就是含辛茹苦数十载,自己却没有享过一天清福。

  追忆往事,71年那次分别竟成了诀别,自己最终也没能当成医生为祖母医治病痛。如今只能用文字,以清酌庶羞之奠,告怀先祖,寄表情思。早在解放前,祖母就有着敏锐之洞察力和前瞻性,深刻领悟到再穷不能穷教育的真谛,节衣缩食,供养子女完成了高等学业,成就了林氏书香门第之家。祖母慈心严教,以身为镜,时刻以自己之言行影响家人,以慎始、励志、敦品、勉学,教育林氏子孙个个成为社会之栋梁。祖母心胸广博,积极热心于公益慈善活动。虽家境贫脊,但遇乡村修路造桥等公众建设,祖母总是不惜余力,带头捐助;每有远亲近邻有难相求,也总是慷慨解囊,却不求回报,以德高望重之美誉,博得族人乡邻爱戴和敬重。

  我和朋友聊天时常说,父母让我知道了什么是勇者不惧,老师让我知道了什么是智者不惑,而祖母让我明白了什么是仁者不忧,一个人只要有一颗仁爱的心,人生不论遇到什么坎坷挫折,又有什么可担心发愁的呢?


文章出处:广袤大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