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饺子,大概每个人都能说出几句关于饺子的民间谚语或者俗语什么,比如:大寒小寒,吃饺子过年、冬至的饺子,夏至的面、送行饺子接风面、饺子就酒越喝越有、好吃不过饺子等等。而可以用来包饺子的馅更是多不胜数,比如用韭菜、白菜、芹菜、荠菜、香菇、豆腐等等素菜,再配以虾仁、猪肉、牛肉、羊肉等,只要你喜欢,想吃什么味道的就调什么馅。
饺子不仅味道鲜美,方便宜食,更重要的是它承载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人文情感。中国人吃饺子,最早可以上溯到三国时候,而关于饺子的典故也是流传甚多。相传东汉末年,“医圣”张仲景辞官回乡,正赶上冬至这一天,他看见南洋的老百姓饥寒交迫,两只耳朵冻伤,便在当地搭了一个医棚,支起一面大锅,煎熬羊肉、辣椒和祛寒提热的药材,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状,煮熟之后连汤带食赠送给穷人。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,抵御了伤寒,治好了冻耳。因而便流传下来,冬至吃饺子,不怕冻耳朵的说法。
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,有一年春节,父亲带着全家回老家过年,离别之前,古稀之年的祖母,用平时省吃下来的一些白面,为我们包了一顿饺子,她一边包着一边还念叨着,这是弯弯顺,路上一切都顺利。父亲说,离家几十年,每次回去探家,临走祖母总是会给他包上一顿弯弯顺,把对儿子的祝福都包在了饺子里面。而这个传统被我的父母也一直延续下来,无论是多年前孩子外出求学,还是如今出差公干,临走母亲也都会包上一顿饺子,为儿女送行,而我们一直以来工作和生活上的顺顺利利,应该都包涵了父母慈爱的祝福。前些日子,在外上大学的侄儿给奶奶发来短信,说是回来要吃奶奶包的饺子,到家的当天,母亲真的就给放假归来的孙儿包了饺子接风,我打趣地问侄儿,你在北方上学,还会没有饺子吃吗?他笑嘻嘻地说,没有奶奶包的饺子好吃。
其实,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吃饺子的情怀吧。如今超市里速冻饺子各种品牌、各种口味琳琅满目,让人目不暇接。而我却总感觉那些味道欠缺点什么,因而,只要有闲暇,我是一定要自己动手擀皮包饺子。通常,饺子馅由夫君来调,因为他有一手做菜的好手艺,尽管不善面食制作,调出的饺子馅味道却极鲜美,而我负责和面,擀出圆圆的皮,再包上最喜欢的白菜猪肉馅,精细地捏出带着摺的月牙般饺子,下锅一煮,皮变得晶莹剔透,夹起一个饺子,沾上用大蒜、辣椒油、花椒粉、酱油、醋等味料调制好的调料,那个美味,直钻心里,每每此时,都要感慨一番,我家的饺子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饺子,食其三日当不知他味也……
说到吃饺子,每个人都会有边吃边数的时候吧,但是有一种说法,大年三十的饺子,是一定不要数的,大概是预示好日子有头无尾吧,总之是讨吉利的意思。年三十吃过年夜饭,家家都会忙一件事,就是一边看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,一边全家围坐着包饺子,有时会在饺子里包上硬币、糖果、辣椒等,吃到硬币说明来年发财,吃到糖果,自然是甜甜蜜蜜,而吃到辣椒,就预示着这一年将红红火火。待到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,美味的饺子也端上了桌,全家人团团圆圆,和和气气,美美满满,吃上饺子,共祝老人身体康健,子女工作顺利,孩童学习进步,家和万事兴盛。
|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