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电视,听到一则小故事。
从前有一个很聪明的人,自我感觉良好。一天,路过一个井边,看见一个人趴在井沿上向井里张望,嘴里还不住地念念有词地说着:“十三,十三……”。聪明人很奇怪,就问路人,这人在井边干啥呢?路人说,哦,那是个傻子,不用管他。聪明人这才明白过来,可是转念一想,一般人都不知道这傻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,如果我弄明白了,岂不是说明我很聪明,当之无愧为一个聪明人了。想着想着,就来到井边,想弄明白这傻子到底往井里看啥呢。正当他把身子往井里探时,傻子猛地一把把聪明人推落井里,然后嘴里又开始念念有词地说着:“十四,十四……”。
听完这个故事,我想大部分人都会笑出声来。都会笑这个自作聪明人的下场,笑这个傻子出人意料的一推所导致的故事戏剧性地转折。在常规的思维模式下,聪明人与傻子的博弈,胜者理当是属于聪明人的,可是在这个故事当中却出现了这样的结局,或许有些极端,但还是有一些值得思考的东西在里面的。
我想说的是,人与人之间生而平等,没有绝对的聪明人,也没有绝对的傻子,或者说,聪明人并不能比傻子占有绝对的生活利益优势。而甚至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。聪明人占有较多的利益优势后目标突出,树大招风,树敌太多,就很难向外扩张和巩固自己的既得利益。如果再犯上那位聪明人的毛病,盲目自大,目空一切,自负轻敌,那就有可能落得血本无归的下场。《红楼梦》里的王熙凤可能就属于这一类。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算了卿卿性命。
而傻子,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两种人。一种就是真正的有些愚钝的老实人。他们说老实话,做老实事,勤勤恳恳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播种生活的种子,不觊觎,不艳羡别人的园子。这样的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,也就不会有别人去注意他,忌妒他,掠夺他。相反,还时常能得到上天的垂青与倦顾,给他更多的机会,这样,他的人生就会相当圆满了。《阿甘正传》里的阿甘,或许就属于这样的情况吧。还有一种属于大智若愚型的,有较高的修养与涵养,他们从不风芒毕露,从不与人争风,他们与人为善,宽容为怀,永远秉承“吃亏是福”的古训。这里,我想到杨绛先生写她的母亲,我觉得她的母亲就是这样的人:妈妈看似迟钝,其实憨厚。她总吃亏,受人欺负,但她满不在乎。妈妈对人事的反应慢悠悠的。如有谁当面损她,她好像不知不觉,事后才笑说:“她算是骂我的。”读到这里,总让我不禁心生感动。我想像杨绛母亲这样的人,她的人生定是顺利平和而从容的,这是她的性格所决定的。
最后我想说,做聪明人太累,并且往往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。不如学着做个对各方面都比较愚钝的“傻子”,这样的日子过起来或许会更舒心一些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