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中考记
作者:王惠芬
时间:6月17日 打开新窗口浏览本页 浏览:2317 文章ID:1422

   又到一年高考、中考时,每到此时此刻,我的心情就难以平静,好似又回到当年。
  
   初中毕业时,我第一志愿报了中专,因家里经济拮据,就想早点工作为父母分忧。那时,我住校学习抓得紧,很用功。晚上宿舍按时熄灯,我就拿着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,清晨6点起床背英语单词,然后到操场跑几圈。毕业考试成绩令人满意,正信心百倍地准备升学考试时,文革开始,学校通知升学不考试,采取推荐选拔,班主任让报名单到学校工作组,工作组审核后报县教育局统一分配。我被幸运地录取到五七厂(现江汉油田)工读中等专业学校。我的愿望实现了,却失去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。
  
   没有高等学历,是人生最遗憾的事,我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。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后,两个孩子先后进入中考,那时,升高中名额有限,大部分学生只能进入油田技校学习。我只有一个愿望,希望孩子都能上高中,并把高中填在第一志愿。在紧张的学习中,孩子都很努力,我也全身心地关心鼓励他们。不负所望,两个孩子顺利录取到油田一中高中部。
  
   孩子进入高中阶段后,学校抓得更紧了,尤其是到了高三,每天连轴转。清晨5点多,我就起床做早餐,两个孩子6点准时起床,背半小时书,吃早餐后上学。中午,两个孩子都要回来吃饭,我要在上班前菜买好洗好米淘好,为中午做饭节约时间。吃完午餐,让孩子们睡半小时,我不敢睡,要叫醒他们准时到学校。晚饭后,两个孩子安静地写作业复习功课。我收拾完家务,织毛衣或是看书,陪孩子学习。我们每晚看完中央台新闻联播就关机,再好看的电视连续剧也不看。学习要有安静的环境,有时听到邻居家传来噪音,我赶紧去敲门说明情况,邻居都很配合。为了孩子的学习,单位几次给我的旅游名额,我都让给了同事。
  
   临近高考,孩子不仅学习压力大,而且精神上压力更大,害怕考不上父母会怪罪,甚至产生了动摇情绪。此时,我不会批评他们,而是与他们交心谈心,让他们放松心情,不要背任何包袱,只要尽到自己的努力,不管考的怎么样,都不会责怪。我一面做孩子的思想工作,一面对孩子的生活特别照顾,因为在这关键时刻,身体是第一重要的,千万不能生病,还要给孩子加强营养。这个时段,是最紧张也是最难熬的时候,只有咬紧牙关坚持,坚持,再坚持!翻过这座山,曙光就在前面!
  
   高考那三天,我没有让孩子住在江都宾馆,而是每天坐油田接送考生的专车。虽然来回辛苦,但是晚上在家能休息好,同时,对当天的考试情况有一个大概的了解,我们会让孩子不要去想已经考过的题,准备复习第二天要考的功课,让孩子早点休息。出发前,我会提醒孩子做好准备工作,并亲自送儿子坐上送考专车。
  
   当拿到考试成绩单的时候,我眼眶里泪花打转,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苦与累,多少个分分秒秒数着时间过,只有自己心里最清楚。两个儿子先后考上大学,如愿以偿。
  
   十年磨一剑,今朝试锋芒,又到高考中考,我心中无限感慨,衷心祝愿学子们旗开得胜,金榜题名,学习更多的知识,磨炼自己的意志,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。

 


文章出处:江苏石油报2025-06-13四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