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起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江苏水网石油勘探,我仍记忆犹新。那时发生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、一个个感人的镜头,仿佛就在眼前。
苏北地区是典型的水网之乡,有句话说得好:叫“人到了兴化心发慌”。因为,兴化是苏北平原里下河地区的“锅底”,地势低洼,河湖密布,出门便见水,来往多用船。我们地震队有一名兴化的员工,他说有一年回兴化老家,刚好赶上发大水,他是游泳回到自己家里的。兴化当地的人也形容:无桥隔河千里远,有桥常常鬼见愁。所以,如果外乡人来到兴化这儿,面对烟波浩淼的湖荡,弯曲迂回如同迷宫般的河汊,往往是茫茫然而不知所措。那时候,江苏油田的大部分勘探工区都在水网湖荡里;那时候,我们江苏地调处基地在洪泽湖畔,每当地震队出工时,一支支浩浩荡荡的勘探船队便从洪泽湖向兴化里下河一带出发。到达工区后,所有的员工食宿都在船上,一排排整齐的勘探住宿船停靠在大运河或其他河道里,为苏北里下河地区增添了无尽的风采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。每到夜晚,那一列列船队灯火灿烂,在远处眺望,虽然比不上“海市蜃楼”,但依然就是一个红红火火的“水上人家”。1982年,我们石油院校的一群大中专学生毕业后,怀揣寻找江苏“大油田”的雄心壮志,来到了江苏油田地震队。恰好我被分到了那时候叫“水上队”的地调处218地震队。我住的那个宿舍船还算比较大的,中间舱可以住10几个人,但船头的那个舱就小了一些,只能住2个人。因为我们刚来队上,队长特别关照,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住船头的那个舱,也算是“头等舱”了,队友们特别羡慕,说我们差一点就是队领导待遇了。其实,我们住船头也有苦衷,没住过的人是感受不到的。那就是到了半夜如起大风或下雨下雪时,住船头的人是深受其害的。特别是冬天,那刀一般的西北风钻进来,吹到我们的脸上,手一摸冰凉冰凉的。无奈,我们只好用大棉工服把头捂上,才能勉强睡暖和了。
当然,地震队住船上,也有愉快和高兴的事儿。比如,队工会组织开展“船头文化”活动,举办适宜的小型体育活动比赛等,大家都非常高兴,倚靠在船头围栏或蹲在船边上,喜滋滋地欣赏。住船上主要是为了方便地震队出工生产,测线到哪,食宿船就开到哪。所以,有时我们的船队在大河里一停就是一两个月,当然也远离了集镇和闹市区。因此,每当队上组织一些文体活动,员工们都兴高采烈,积极参与。有一年,江苏省歌舞团听说有一支住在水上的石油勘探队,青年演员葛军专门来到“水上人家”,为石油工人慰问演出,给石油物探员工带来了无比的欢乐,员工们也大饱了眼福。
弹指一挥间,如今,江苏油田快速发展,无论生产、生活都取得了质的飞跃。石油勘探工作也发生了大的变迁。勘探员工居住船上的情况也渐行渐远,很难再看到那无限壮观的勘探船队了。
江苏油田50年沧桑巨变,50年辉煌发展。不仅使原油产量稳中有升,更传承了石油工人“宁可少活二十年,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”的“铁人精神”,在江苏大地上发现了一个又一个油田。
江苏油田50年砥砺前行,50年再攀高峰。作为江苏石油工业的老一辈建设者们,用“铁人精神”实现了江苏“找油”梦,实现了江苏油田的科学有效和谐发展。如今,新一代江苏石油工业的建设者们,更要弘扬“铁人精神”,继承老一辈不怕流泪、不怕流血的光荣传统,以强烈的责任担当,把“小岗位”当作“大舞台”,把“个人梦”融入“强油梦”。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,要勇于创新,敢为人先,立足岗位,团结奋斗,为“奋进新油田、端牢能源饭碗”,为江苏油田的再度辉煌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