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心不变三十载
作者:焦彤
时间:11月13日 打开新窗口浏览本页 浏览:435 文章ID:1393

    在岁月的长河中,五十载不过是白驹过隙,但对于油田而言,每一口油井,都是一座丰碑,记录着无数的拼搏与奉献,无疑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。而我,在油田的另一个战场——油田培训工作中也默默耕耘了三十个春秋。在油田即将迎来50华诞这个特殊的日子,我有太多的话想要倾诉,弹指一挥间,一路走来伴随油田同成长,回首往事历历在目。现如今,我会骄傲地说,我是油田人!

    还记得,当年我初来技校是1995年7月的一天。来之前,听说学校坐落在风光秀美的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畔,21岁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,来到了这片热土。经过洪泽县三河镇,只记得一路上满眼尽是一望无际的农田、红色砖瓦住宅区,充斥在耳朵里的蝉鸣声和蛙叫声着实让人有点焦躁,黏糊糊、热烘烘、湿漉漉的空气让我这个来自北方的人有些许窒息。面对这个陌生而新鲜的环境我充满了好奇,应该是经过了较长时间,才慢慢让自己融入进去。久而久之,慢慢感叹在这农田之中居然藏着一座“世外桃源”,洪泽湖俨然是学校的一个名片,每当有人问起我的工作,我都会自豪地说洪泽湖畔江苏油田技校。

    技校几经变迁、易名,跨越三个湖泊,从洪泽湖边搬到了邵伯湖旁,最终落户瘦西湖畔。据老一代石油人回忆说,1975年油田会战,油田技校依据人才培养要求而创建于1978年,组建油田技校初期,住的是简易棚,那时的条件极其艰苦,但石油人骨子里那股冲劲,仿佛无穷无尽,硬是在一片农田中矗立起来一座油田的“黄埔军校”,发展成为培养技术工人的摇篮。1994年被国家劳动部授予“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”,2002年被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技师学院,同年与油田党校强强联手组建职工培训处。后来,又搬到了扬州老虎山基地,技师学院迁到了公道,2020年更名培训中心,如今党校、培训中心、技师学院三块牌子继续为油田三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。三十年,我亲眼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带着懵懂与好奇,怀揣着对油田工作的向往,走进技校。在老师的教导下,逐渐掌握了专业技能,奔赴油田的各个岗位,成为油田建设的中坚力量,扎根油区每个角落。

    现如今,每当回忆起走过的人生轨迹,真是感慨万千。虽说进城吃“蛋炒饭”了,却时常回忆起水乡油田洪泽湖畔的点点滴滴,难舍那绿油油的田地和油田人奋战的身影。回首间,难忘记而立、不惑、知天命的蹉跎岁月和人生画卷上的一笔一划,让我这个师范生对石油行业产生了浓厚的情结;难忘记,当年的意气风发少年,第一次站上讲台,第一次看见井架,第一次当班主任,第一次参加油田比赛,无数个第一次融汇为人生中的丰富阅历;难忘记,那无数个刻骨铭心的不眠之夜,办公楼里灯火辉煌、备课的身影和时钟滴答的声音;也不会忘记,洪泽湖边、田埂上欢乐的笑声和宿舍楼里粗犷的歌声萦绕着美好岁月。也许到了怀旧之年,我会时常把几十年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、发表的各类期刊拿出来,教育自己的孩子,让他了解父辈的奋斗历程,给他讲述石油人艰苦奋斗、找油报国的感人故事,带着他回到父辈曾经奋战过的洪泽三河老技校原址寻找过去的痕迹……

    明年将迎来油田成立五十周年,这是每一个石油人值得骄傲和期待的时刻。作为一名油田员工,我也将迎来30年教龄,回首往事,不变的是初心,是石油人的自豪感、成就感。作为苏油培训人,始终坚守为党育才、为企献策的初心与使命,我坚信,凭借着油田人的坚韧和创新精神,油田的未来一定能够再续辉煌!


文章出处:江苏石油报2024-11-8四版